Tuesday, October 31, 2006

大師印象

一拖再拖,星期一重陽節假期終於到了香港藝術館參觀《大師對象-巴黎龐比度中心珍藏展》。



可能是假期關係,來參觀的人很多,拖男帶女,扶老攜幼。小朋友在你腳下鑽來鑽去,大朋友就突然在你前面走過,然後索性停在你前面,讓我欣賞他們的印象派還是現代派髮型。

第一次到香港藝術館,原本以為這座阻擋維港風景的龐然大物怎樣也有應該其價值吧,但原來裡面的展覽館卻是小得可憐。五十多件展品擠在狹小的空間內,遇上人多的時候,人來人往,你推我擁,彷彿身處年宵花市。一些設有耳機導賞的展品給擺放在一起,結果是怎樣大家也可以猜想到吧。

終於找到個沒有那麼多人的地方駐足下來,展覽館又突然不停播放藝術館為這次展覽而提供的耳機租賃服務,以及藝術館所設的導賞團,歡迎各位參加。我到過的博物館雖然不多,但印象還是第一次受到這些“廣告”的滋擾。

或者是我太吹毛求疵,又或者是我不是,不應找個假期來跟廣大市民趁熱鬧。怎樣也好,當我步出展覽館,打算在留言冊上留些感想,卻遇上世界任何一個國際都會也不可能出現的場面。



香港,算了吧!

Monday, October 30, 2006

甜酸苦辣

很多東西我都不吃,例如乳鴿、牛、苦瓜、冬瓜和蕃茄。

不吃乳鴿,全因小時候家裏養過白鴿,日夕相對,日久生情,看見牠們被炸得金黃然後被端在桌子上供人享用是一件很悲哀的事。記得有一次外出回家,發現家裏少了一隻鴿子,原來媽媽趁我們外出把其中最瘦弱的宰了煮湯,我們幾姐弟因此惱了媽媽一整天,拒絕喝那燉湯以示抗議。

不吃牛肉已將近十年,不是因為宗教理由,而是純粹覺得牛的一生很可憐,有氣有力時不但要耕田,也要被人活生生的搾取牛奶,死了更要被剝皮拆骨。朋友看了報道,說初生小牛會強迫跟母牛分離,不讓牠們喝母乳,以免影響牛奶供應云云,更開始逐漸不喝乳類產品。不過,每次到日本時,當面前端上牛肉,我還是會吃的。近月開始慢慢讓自己吃回牛肉,可能是感到人生苦短,不想受太多東西束縛,有得吃便盡情吃吧,況且酒樓的山竹牛肉真的很好吃。

不吃苦瓜是因為它們太苦,不對胃口。不過早陣子吃過苦瓜炒蛋,發覺味道也不錯,苦味不重,或者我已經踏進可以接受苦瓜的年紀。

不只冬瓜,其實什麼白瓜絲瓜乜瓜物瓜我都不愛吃,覺得牠們淡而無味,沒有個性,像在吃着水做的東西似的。或者是小時候媽媽煮藝欠佳令我留下陰影吧。

兩三年之前我還是不太吃蕃茄,不喜歡那種酸味。媽媽煮的蕃茄炒蛋或蕃茄煮牛肉我都不會沾唇,只是麥噹噹的蕃汁我會伴着薯條大啖大啖的吃。近年來聽說蕃茄對身體好,開始嘗試重新讓自己給它一個機會,發覺原來自己並不太抗拒那種酸味。到了現在,我間中更會弄蕃茄雜菜湯作晚餐。

早陣子知道大快活推出蕃茄火鍋,我已經食指大動,然後看見小妹清晰而詳盡的介紹,便決心也要盡快一試。

蕃茄湯底不算濃烈,確實有點失望,但以 $39 的價錢,要求不可以太高。下次光顧,我會自備數個蕃茄和兩碟豚肉。



可能是意猶未盡,周末晚上便用了三大隻蕃茄弄了一小窩蕃茄湯,然後再加上螺絲粉來吃。蕃茄湯很香濃,確很不錯。



人年長了,經歷了不少甜酸苦辣,對食也多了一種包容,對人但願我也是一樣。

Friday, October 27, 2006

不太平館

兩星期前的星期五到尖沙咀的太平館晚飯,點了他們的招牌二人套餐。

龍蝦海鮮湯很香濃。



乾炒肉片河很惹味。



瑞士雞翼更是讚不絕口。



劃龍點睛的是這奶油蛋糕。



也就是這晚發生的事,令我在隨後的星期日隻身飛往東京。

沒有對太平館留下壞印象,相反,為了這收據,我會在十一月底之前再去太平館一趟。



這次的東京四天個人行令人成熟了,彷彿由兒童變成大人。簡單的遊記也已經完成,歡迎各位跟我一起參加這個大人の旅行

Sunday, October 22, 2006

wrong timing

一前一後,一快一慢,一早一晚,一先一遲,世事實在太多 wrong timing 。

今天特地跑到筲箕灣,希望到母校拍拍照,懷緬一下我的青蔥歲月。事前已預計沒有多大機會能夠進入校舍,但至少希望可以跟校工賣賣人情,隨便在校園內拍一兩張照片便離開。但可能今天是星期日,校門深鎖,想找個人也找不到,只可以拍下母校的外貌。



這幾年母校不斷擴建,這幢大樓狠狠的將足球場收藏在背後,不能再在路邊看到上體育課的學生。記得中二那年的家長日,爸爸正在課室跟老師傾談,我則跟同學走到寧靜的足球場,躺在地上,靜靜的看着天上的星星。



最接近回憶的一張,是隔着大門拍學校入口的樣子。



不能進入校園,便決定走到附近的鯉魚門度假村,打算看看維多利亞港的東面入口,就當作一趟郊遊吧。在猛烈的太陽下走了近二十分鐘的斜路,才得悉度假村在這兩個月暫停開放,要到十一月才重新讓遊人進入。是我來得太早還是來得太遲?



已有十多年沒有到過這裏,這些極富殖民地色彩的建築物確實勾起我不少回憶。



記得小時候當童子軍的年代,曾走到這裏玩野外定向,當時這裏只是廢置的軍營,還沒有發展成為度假村。心裏也慶幸這些建築物是位於這個偏僻的地方,否則它們可能一早已被拆掉。



在筲箕灣的電車總站跳上開往上環街市的電車,經過網友 wordy 的工作地方,那時是下午三時多,心想可能在個多小時後,他便會從這裏走出來,拖着疲憊的身驅乘公車回家去。



這天天氣很不錯,在電車上吹着涼風,不知不覺便睡着了,醒來的時候電車已到了銅鑼灣。

到了灣仔的電腦廣場看了一會,便走到名寶石餐廳吃下午茶。其實那時不算太餓,只是需要到洗手間去。在灣仔,要找一個比較企理的並不容易。

吃完下午茶,本也想像 wordy 到三不賣喝杯野葛菜水,清一清熱,怎料去到門前才發覺它已經收鋪了。



臨回家前到投注站買了兩張電腦飛,希望今晚一注獨得 4,800 萬。



我知道我買的八條六合彩中一定有一注是頭獎號碼,可能是 2009 年 3 月 12 日或者是 2013 年的 12 月16 日的那一期,但應該不會是這天。

Saturday, October 21, 2006

突如其來的喜酒

昨日下午臨時獲通知晚上要出席一個婚宴,幸好我經常作好兩手準備,除了一條全日廿四小時繫於腰間的士啤呔,公司也長期擺放另一條供掛在頸上的士啤呔,才不致於失禮人前。這,也叫做未雨綢繆。

婚宴地點是尖沙咀洲際國際酒店,很不錯的地方,尤其是對於沒有預備賀禮的人來說。



從 16 樓的套房外望維多利亞港真的很美麗,但相信一對新人這天應該沒有這份閒情。







新娘子很喜歡泰迪熊,細心的新郎哥便在通往禮堂的樓梯上擺放了很多毛毛熊。







不知何故,我竟安排坐在接待處,不過接待的工作我一向很喜歡。
“先生,204 號枱埋緊單,轉頭比到枱你架啦!”






一對新人請來證婚人來到婚宴現場為他們註冊,這本應是個很好的安排,但現場有些賓客在儀式進行期間仍不斷大聲談話,不但破壞氣氛,也令過程失去了應有的神聖和莊嚴。





婚宴的菜式不少,再加上我的枱子只有十名賓客,乳豬,響螺都可以一吃再吃,令原本從旅行回來纖瘦了少許的我即時打回原形。














來白吃白喝的當然要吃得更盡、喝得更兇。態度殷勤細心的服務員似乎看穿了我的意圖,不停為我添加紅酒,幾乎把我灌醉。






最後的果盤是個反高潮。幾年前也到過這裏喝喜酒,果盤可是一大盤插滿各式水果的碎冰,氣勢磅礡。這晚的跟一般酒家的相差無幾。



同枱賓客一致裁定,這夜食物不過不失,但相信酒席的價錢很大部分是付給窗外的夜景。



這夜很累,要像這隻泰迪熊一樣攤在沙發上好好休息。



同場加映家裏的茶几,能替我找回我的電話充電嗎?電話沒電了!

Thursday, October 19, 2006

回復正常

晚上十時半下機,十一時半已經平安回到家裏。結論有兩個︰一定要提早 call 定車;一定要再坐 ANA 。

一覺醒來,刷牙洗臉,追車趕船,上班工作,一切一切,都會回復正常,我想應該是的。

謝謝大家關心,陪伴我度過四天一個人的旅行。

旅行,始終應該是兩個人的事。



這雙小熊購自人形町的街邊小檔,檔主更多送我一個小松子,謝謝!

Thursday, October 12, 2006

閒人日記

我的隨身聽的歌大多是中文歌,不是陳奕迅便是林憶蓮,不是王菲便是何韻詩,所以每當有英文歌幸運地從隨機播放的模式走出來,都會令我精神為之一振。

pet shop boys 的 so hard 、 madonna 的 sorry 、 corinne bailey rae 的 put your records on 都令我有腳印印,甚至跟著唱的衝動。這些歌的節奏感很重,很適合在擠迫、嘈吵、蒼白刻板的公車或地下鐵上聽,讓自己沉溺在自己的小宇宙。在日復日月復月的日子裡,我很需要這些節奏。

昨晚在混亂的書桌上看到英國電子組合 yazoo 七年前推出的精選唱片,內裡有我很喜歡的 nobody's diary。



If I wait for just a second more
I know I'll forget what I came here for
My head was so full of things to say
But as I open my lips all my words slip away and anyway

I can't believe you want to turn the page
And move your life onto another stage
You can change the chapter you can change the book
But the story remains the same if you'd take a look

For the times we've had I don't want to be - a page in your diary babe
For the good, the bad I don't want to see - a page in your diary babe
For the happy, the sad - I don't want to be another page in your diary

Perhaps if I held you I could win again
I could take your hands we'd talk and maybe then
That look in your eyes I always recognise
Would tell me everything is gonna be fine
You're gonna be mine for a long time...

這歌的引子是幾下很冰冷的 synthesizer 拍子,感覺非常空洞。主音 alison moyet 的歌聲同樣冰冷疏離,哭訴出一段逝去的感情。

nobody's diary 面世時是 1983 年,那是足足二十三年前的事。那個時候也有寫過日記,記錄的是每日上課下課的鎖事,跟現在這裡所寫東西的性質也差不多,只是那些日子簡單得多。

將幾首 yazoo 的歌,再加上 assembly 的 never never 和 new order 幾首舞曲放到隨身聽內,不知道何年何月它們再會帶給我片刻興奮?

Wednesday, October 11, 2006

年月日

還有兩個多月便是 2007 年,新年來臨之前有樣東西不斷在困擾着我。

這幾年來自己有一個不成文的傳統,就是每年都要弄到一個載有日本假期的月曆。這個傳統是在 2002 年開始。

2002 年 11 月到過東京,也開始了隨後數年一年X度的日遊。那次在川越遊畢菓子橫丁,在回車站的路上遇到一家百貨公司,就在內裏的書店買了這個月曆。



這月曆吸引我之處是每個月的動物卡通都笑得十分燦爛,看得人很開心。



繪本家宗正美子的作品確實能給人很開懷的感覺,把月曆放在案頭,在工作上遇到什麼壓力,只要看看她的插畫,整個人就彷彿鬆軟下來。就是這樣,它陪伴我度過了快樂的 2003 年。



2003 年 9 月,在日本留了九天,就是這一趟令我真真正正的不能自拔,踏上哈日的不歸路。離開的那天還沒有找到合心意的月曆,最後在池袋西武 loft 的 miffy 櫃位買了這個小巧的座枱月曆。



這月曆分為兩邊,你可以隨意選擇喜歡的畫面,算是有點心思的設計。

miffy 一直是我的心頭好。當年明珠台曾在下午時段播放 miffy 卡通,但似乎只適合二至五歲的小朋友觀看,對我這類老童吸引力不大。



2004 年日遊的月份是 5 月,來年的月曆當然還沒有推出市面。越近年尾,越知道應該不會有出埠的機會,打定輸數不會得到下年度的月曆了。正在絕望之際,舊同事在 12 月底給我送上一張超大日本全國地圖兼年曆。雖然這年曆是電器店 bic camera 的贈品,但舊同事千里迢迢將它送到我手上,而且沒有絲毫破損,那一刻真的感動得差點落淚!



對於從小到大愛看地圖的我,這年曆正合我心意。每當日遊因子在我體內爆發,我總會全神貫注的看着它,研究有什麼地方可以一遊。日本實在太大了!

2005 年 5 月首次踏足北海道,當時心想下半年應不會再到日本了。當然,現實與想法永遠都不是一樣,10 月底又再次出動。同樣是在回港的那天,在新宿三越的 loft 瘋狂搜購月曆,除了是買給自己,也想買些送給廣大親朋戚友。對我而言,月曆是很不錯的手信。最後剩下來陪伴我的就是這 rilakkuma 月曆。



第一次認識這 relax 熊(港譯鬆弛熊)是在 2004 年,地點是仙台街頭的夾公仔機。當時覺得這小熊超級可愛,但礙於日常沒有接受夾公仔方面的培訓,因此完全沒有給自己和牠一個機會。



今年 7 月日遊最後一天在新宿高島屋碰巧遇上 rilakkuma 三歲生日會,方發覺原來牠也有很多粉絲。



日本的月曆除了漂亮之外,也提供給我很重要的資訊,就是哪天是日本假期。看着過去的月曆,就令我想到那年到日本的點點滴滴。

10 月了,不知最後會否能夠擁有 2007 年的日本月曆呢?

Sunday, October 08, 2006

我的觀塘

這個下午走到觀塘,一個我很熟悉的地方。

現在談起觀塘,大多數人都只會想到 apm ,但我的觀塘可是比 apm 大得多。

中五那年暑假曾在爸爸工作的工廠當暑期工,那時是八十年代,香港的工廠還沒有走到大陸去,觀塘的工業區仍然很興旺。今天,工廠大廈大都人去樓空,四處也是招租的廣告板。





想當年,隨處可見的反而是招工的告示。



觀塘碼頭同樣也歷盡興衰。

小時候在筲箕灣上學,但放學後總不愛乘鯉魚門的渡輪直接回家,而是跟同學先到觀塘,兜個大圈才回家去。當年觀塘碼頭很熱鬧,碼頭廣場全是賣熟食的小販,當時有誰想到二十年後觀塘碼頭會變得如此蕭條?



那個時候碼頭前的巴士總站永遠排着長長的人龍,今天連等車的人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現在還有往返北角的渡海小輪,只是營辦的不再是油麻地小輪。





這裏也有小輪前往蒲台島,或許會找個秋高氣爽的周末到那裏走走。



這條防波堤也曾是一眾年青人的泡點。山盟海誓的會在石頭上刻字到此一遊;剛失戀的愛走到這裏向着發臭的維多利亞港大叫大喊,而背景同樣都是一架飛往落日的客機。



可惜防波堤現在已不再讓人進入,所以現在來到觀塘,我會跟一般香港人一樣,總是要到 apm 逛逛,況且以後會有多一個令我到這裏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