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天密密麻麻的行程,這天決定把腳步放慢。外帶了兩個東橫イン的飯團,乘京阪電車前去以抹茶和源氏物語聞名的宇治。

星期天的宇治比想像中寧靜,遊人不算太多,感覺十分悠閒。

來到宇治,我們的第一站不是觀光而是吃。在安政六年 (1859 年) 創業的茶屋
中村藤吉,抹茶和各式甜點都十分有名,可以整天都擠滿顧客。平等院店位於宇治川旁,你可以一面呷着茶一面欣賞外面的風光。雖然還沒有吃中飯,我們坐下來就即時點了冰淇淋加牛奶抹茶套餐。

經過兩旁都是商鋪的參道,就是建於平安時代的
平等院。平等院最聞名的,就是剛剛修復完成重新開放的鳳凰堂,以及見於一萬円紙幣上的鳳凰像。

鳳凰堂確很壯觀,即使站在阿字池對岸,也不容易拍下它的全貌。

要進入鳳凰堂,就必須另外參加導賞團。不過,二十分鐘的導賞團每次只接待五十人,所以雖然我們在中午時份購票,但獲分配的時段已是個多小時後。確認好可以憑票再進入平等院後,我們就趁這個空檔繼續這天在宇治的散策。

在陽光下,紅的更紅綠的更綠。

除了平等院,這次到宇治的另一個重點,就是前去位於琴坂盡頭的興聖寺。興聖寺建於 1236 年,後來曾一度被荒廢,到了 1649 年才由淀城城主永井尚政重建。來到這裏,才發覺兩旁盡是紅葉的琴坂更加精彩,難怪琴坂也是宇治十二景之一。

話雖如此,仍然要有興聖寺這道白牆才能令外面色彩斑斕的世界更見突出。

下午回到平等院,跟着同一時段參加導賞團的人進入鳳凰堂。雖然我們都聽不懂導賞員的講解,但能夠親身走進這國寶級的鳳凰堂中堂,近距離欣賞木造的阿彌陀如來坐像和多尊菩薩像,什麼也是值得的。

午後的宇治,陽光沒有早上的刺眼,連帶景色也漂亮得多。


離開平等院,我們本可以前去也是世界文化遺產的宇治上神社,但見時間不早,也有點累,於是就再一次鑽進中村藤吉。這次,我們靠着窗,細看着外面的天色逐漸轉暗。

宇治,始終是要靜下來慢慢欣賞的。